TikTo增長放緩了?Meta正在用干掉Snap的方法干TikTok
Meta反攻TikTok,Reels正在搶奪短視頻競爭對手的份額? 2022年3季度Meta的財報四面楚歌,但讓扎哥聊以自慰的是,在歷經兩年的打磨后,Reels似乎可以搶別家短視頻的飯碗了。 因此,扎哥在Meta的財報中說道:“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Reels每天有超過1400億次的播放量,比6個月前增長50%。Reels增加了我們APP的使用時長,趨勢看起來很不錯,我們相信
2022-11-02 10:33:42
來源:i199IT??

Meta反攻TikTok,Reels正在搶奪短視頻競爭對手的份額?

2022年3季度Meta的財報四面楚歌,但讓扎哥聊以自慰的是,在歷經兩年的打磨后,Reels似乎可以搶別家短視頻的飯碗了。

因此,扎哥在Meta的財報中說道:“ 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Reels每天有超過1400億次的播放量,比6個月前增長50%。Reels增加了我們APP的使用時長,趨勢看起來很不錯,我們相信取得了TikTok等競爭對手的時長份額?!?/p>

那么Reels到底有沒有在搶別人的份額呢?海外短視頻的競爭最終將會如何走向呢?我們暫且不回答這個問題,而是先來回顧下一路走來,Meta是如何忽視競爭,然后又如何靠重金收購和平臺嫁接建立防守和壁壘的。

2012年買下了圖片社交網站Instagram,構筑圖片社交帝國

2012年10月,Facebook(現在改名為Meta)完成對Instagram收購時,智能手機互聯(lián)網才剛興起不久。當時智能手機的普及、攝鏡頭的改進帶來了圖片分享和移動社交浪潮??吹皆鲩L勢頭迅猛的Instagram,感到威脅的扎哥,果斷以7.15億美金的高價買下了發(fā)展初期的Instagram。

Meta對Instagram及其后的一系列大手筆收購都是成功了,這些被并購業(yè)務后來的發(fā)展也驗證了扎哥花大價錢買的時候,都是真愛,而且也驗證了其眼光不俗。

從Instagram后來的發(fā)展可以看到,在Meta要錢給錢,要人給人,要戰(zhàn)略有戰(zhàn)略的支持下,Intagram邁入了10億+活躍的殿堂級應用,其月度活躍用戶數接近14億(也有媒體報道說月活超過了20億人)。


數據來源:data.ai估算數據

Instagram發(fā)展的早中期,扎哥也很好留住了創(chuàng)始團隊,其兩大創(chuàng)始人直至2018年才離職,而當時原創(chuàng)團隊離職的原因多半和Instagram陷入增長困境,押注豎屏長視頻IGTV戰(zhàn)略失誤,在扎哥看來已經跟不上時代不無關系。

2013-2016年:Snapchat崛起,Meta忙于打造移動消息應用帝國無暇顧及

就在Meta收購完Instagram不久后的2012年底,Snap旗下的Snapchat憑借著閱后即焚和AI濾鏡的有趣玩法,獲得了火箭式的增長,其快速增長趨勢一直延續(xù)至2016年。


數據來源:data.ai估算數據

當時Snapchat用戶增長極為迅猛,并且吸引了非常多的年輕人在使用,而且也早在2013年就拿到了騰訊的投資,被坊間稱為Facebook殺手。但Meta在3-4年后2016年才開始重視并嫁接Snapchat的功能,其原因無非三點,看不見,看不清,忙其他。

當時扎哥和Meta確實在忙其他,那就是移動即時通信領域。那是手機互聯(lián)網方興未艾,并起了很多即時通信工具。Meta自家脫胎于Facebook的Messenger消息應用疲于應戰(zhàn),看起來要輸掉很大一部分市場。

【盡管Messenger的前身Facebook Chat在2008年就推出,但只是內嵌在Facebook里面的私信服務,直到2011年才以獨立移動應用的面目出現,并于2015年4月才將功能從Facebook這款應用中分離?!?/p>

當時一款名為Whatsapp的移動消息應用增長最為迅猛,深知打不過的扎哥再一次出手大方買了它。2014 年 2 月,Facebook 正式宣布收購 WhatsApp,收購金額高達 190 億美金,這個金額在當時誰都無法拒絕。

迎娶了Whatsapp的扎哥向世界證明了其眼光和這又是一場真愛,今天Whatsapp的日活用戶已經超過20億人,而其原配FB Messenger日活用戶也超過了10億人。

2016-2019年,忙完移動消息應用戰(zhàn)場后,開始全面Copy Stories,擠壓Snapchat

時間來到2016年8月,此時距離Snap的快速增長已有3-4年,抽身出來的Meta開始高調地復制 Stories(快拍)這種玩法,扎哥打的旗號是AR是移動互聯(lián)網的未來,并搞出了一堆AR濾鏡。

當時Instagram、Facebook、Whatsapp這三大平臺已經初具規(guī)模,因此Meta暴擊Snap的戰(zhàn)略是平臺嫁接戰(zhàn)略,AR+Stories的玩法先被搬到了Instagram上面,并于2017年推廣至Facebook應用上。

憑借著旗下三大社交平臺的龐大用戶基數,Stories在用戶中的滲透非常迅速。3Q16在Ins上的日活就超過了1億人,并于4Q16達到1.5億。到2019年1季度時,使用Stories的人數已經占Facebook 和 Messenger, Instagram, WhatsApp平臺一半以上。


數據來源:Meta財報

 

2017年時扎哥和Meta終于可以松一口氣,不再擔心用戶被Snap吸引走了,Snap的增勢也受到了壓制,Stories也開始貢獻越來越多的廣告庫存和營收。

2018年初劍橋分析丑聞發(fā)酵,扎哥被國會請去喝茶,隨后公司的注意力不得不放在平臺的內容審核、用戶數據隱私和安全方面,在將近18個月的時間里面,沒有咋搞新功能。直到2019年公司才重新將注意力放在新的產品和體驗上。

2017年開始,字節(jié)跳動大力出奇跡下TikTok的強勢崛起

全面Copy Stories的戰(zhàn)略壓縮了Snap的成長空間,但在搞這場戰(zhàn)爭同時,新競爭對手TikTok正在崛起,并在疫情期間成為Meta必須要下手的“敵人”。

【海外TT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14年上線的Musical.ly,該產品上線后火過一陣子,但因為缺乏資源并沒有成為國民級的應用。2017年8月,TikTok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同時上線。2017年11月,字節(jié)也收購音樂視頻分享和互動社交應用http://Musical.ly。2018年8月,Musical.lyAPP停止使用,其用戶、數據等一切資源、資產并入TikTok。收購http://Musical.ly時,http://Musical.ly已經在海外運營6年,擁有海外用戶2.3億,月度活躍用戶近7000萬,而當時TikTok也才剛剛上線三個月】

下圖可以看到TT海外的兩個階段,分界點大概在2017年收購時,收購前是猥瑣發(fā)育緩慢潛行,收購后是火箭上升。這與字節(jié)大力出奇跡不無關系,在中國市場驗證了成功模式后,字節(jié)憑借經驗、技術、資源和人才等優(yōu)勢快速推動TT在海外的增長。2020年因為遭受印度的封禁,TT的用戶略有波動,但擋不住其在全球市場的崛起。


數據來源:data.ai估算數據

淺嘗輒止的lasso,全家桶上嫁接的Reels

TikTok受到了命運眷顧,當TT從2017年開始快速增長時,2018年Meta卻正在焦頭爛額地應對劍橋分析帶來的危機,使得其直到2018年年底,才推出獨立的短視頻應用Lasso應戰(zhàn),但從這款應用的動作看,扎哥當時并沒有調動公司的資源全力以赴,于是這款應用在2020年7月低調關閉。

隨后是2020年年初,疫情在海外爆發(fā),Meta也將注意力放在員工安全、居家辦公和扶持平臺廣告主方面。疫情的爆發(fā)無疑拖累了Meta和TT打仗的部署,所以直到2020年8月份,Meta才正式在Instagram上面推出Reels這個沉浸式短視頻功能,并于3季度正式推向全球50多個市場。

4Q20,Meta推出的平民版的VR頭顯Quest2大賣,興奮過頭的扎哥在2Q21年的財報上大吹大擂VR和元宇宙的美妙前景,并于2021年10月宣布公司從Facebook改名為Meta。

在對元宇宙前景感到莫名興奮的同時,Meta對Reels的重視并沒有減少。扎哥在2Q21的財報上表示:“視頻占Facebook一半的使用時長,而Reels是Instagram互動量增加的最大因素”。當時Reels也已覆蓋100個國家,公司開始不忌諱提到TikTok是其面臨的最牛逼的競爭對手。

1Q22 Reels占到Instagram使用時長的20%,Facebook上一半的使用時間來自視頻,Reels在Facebook上增長非常之快。

2Q22用戶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使用Reel的時長增加了30%。在Instagram上,分享到消息里面的內容中,Reels占到了一半。Reels廣告的年化收入也達到了10億美元。

3Q22,扎哥在Meta的財報中說道:“ 每天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有超過1400億次的播放量,比6個月前增長50%,Reel增加了我們APP的使用時長,趨勢看起來很不錯,我們相信取得了TikTok等競爭對手的時間份額?!?/p>

除了用戶端的喜人數據外,Reels當季度貢獻的廣告年化收入為30億美元,盡管因為發(fā)展Reels帶來對季度收入的負面影響仍有5億美元,公司認為將在12-18月中,商業(yè)化程度跟上Stories和Feeds。

問題來了:Reels真的壓制了TikTok了嗎?

我們從用戶數看,進入2022年TikTok的用戶數增速是有所放緩,已經沒有了過去那般氣勢如虹的增長,估計跟字節(jié)在經濟環(huán)境不好的背景后,主動調整節(jié)奏有關系,其中有多少是Meta推出Reels的壓制帶來的并不好說。另外順便提一嘴,Google旗下的Youtube也在主APP上嫁接了短視頻Shorts的功能,成為殺時間的新功能。


數據來源:data.ai估算數據,月度用戶數

短視頻是用戶的時間黑洞,從使用時長看,TikTok的使用時間已經可以和Instagram媲美,當然最近的總時長增速也放緩下來。鑒于Ins的用戶數比TT要多,可以看出TT的用戶顯然是更加沉醉于短視頻本身。


數據來源:data.ai估算數據,月總使用時長

從數據上看,TT的用戶和使用時長是放緩了,但無法推知的是這是暫時還是就這樣被Meta的全家桶壓制了。從Meta的短視頻戰(zhàn)略看,扎哥組織的針對TT的圍剿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,這些策略包括:

平臺嫁接策略:這個策略之前和Snapchat打仗時就用過,并且?guī)椭鶰eta打贏了。目前Reels全面嫁接到了旗下三大社交平臺上,憑借著社交的飛輪加持,Reels功能很快滲透到社交平臺的用戶中。Meta披露短視頻貢獻了主要的使用時長增長,這說明平臺上還是有不少用戶被吸引過去看短視頻了,當這些用戶的需求在這里被滿足了,TikTok再去搶就比較難了。

社交還是內容?Meta不再搖擺:2017年-2018年Meta糾結于社交和內容何者重要,最終站隊了社交,因為調查得出的結論是有意義的社交連接增強人們的幸福感,消極地消費內容則不能,于是當時Meta的重點在于打造有意義的群組,一起看視頻這類看起來可以構建連接的服務,并清理了平臺上受用戶歡迎,但不合社交的視頻內容。當Meta回頭神來打造Reels這個純內容產品時,扎哥有沒有感到跟當年的認知非常打臉呢?

【3Q17的扎哥:“But too often right now, watching a video is just a passive consumption experience.Time spent is not a goal by itself. We want the time people spend on Facebook to encourage meaningful social interaction.”

2Q22的扎哥:“In Instagram, we see the Reels makes up more than half of content reshared into messages. So our strategy isn’t about public versus social content and interaction. It’s really about enabling a flywheel that compounds both.”】

也就是說Meta不再分什么是公開內容,什么是社交內容和互動了,而是將社交當作內容產品增長的飛輪來使用。用中國這邊的話說這很類似視頻號,公域+私域結合,雙輪驅動增長。

沉浸式+AI:最近幾個財報,Meta強調了對AI的投資,無疑是看到了AI在沉浸式短視頻中發(fā)揮的威力,而這也是抖音和TikTok的制勝法寶,Meta是個好的徒弟。另外Reels上來就是全屏的沉浸式,這無疑也是Meta對自家社交應用的顛覆和重生,可以認為沉浸式+AI是短視頻成為時間黑洞的鳥之雙翼,缺一不可。

創(chuàng)作者:當然Meta也沒有忘記創(chuàng)作者,包括工具、玩法、運營和商業(yè)化激勵,一個都沒有拉下。

從以上數據和分析看,Meta壓制TikTok顯然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,但TT不是Snapchat,相比之前的Snapchat,TT最大的優(yōu)勢是通過閃電戰(zhàn)建立了足夠的規(guī)模用戶。

閃電戰(zhàn)之所以成功在TT這邊來說是因為母公司字節(jié)打法嫻熟而且有錢也敢砸。在短短的時間窗口里,TT野蠻成長的速度遠超過當時的Snapchat,當Meta回頭神來應戰(zhàn)時,TT已經擁有了不小的規(guī)模,TT這些用戶是Meta無法搶走的??紤]到海外互聯(lián)網的發(fā)展程度,TT還是有新增用戶可以去繼續(xù)滲透的。另外TT作為獨立的短視頻應用,在建立用戶認知和心智上具備獨特的優(yōu)勢,這也使得其在競爭核心用戶時擁有獨特的優(yōu)勢。

Meta對短視頻建立了自己的成功防護,但下一個威脅將來自何方?想來這是扎哥最關心的問題,是AR/VR元宇宙?Roblox?還是什么呢?

最新文章
1
歐睿國際給美的格力海爾頒布了的“全球第一”,都是什么?
2
內銷排產增加,價格戰(zhàn)或趨烈,空調消費迎來好時機?
3
海信家電2024年報:新風空調市占率第一 進入AI空氣管家時代
4
2025快手磁力大會:加速“生成新商業(yè)”,AI全面重塑商業(yè)經營
5
三星推出AI神家電,中國家電的AI智慧生活解決方案何時到來?
6
索尼集團成員Aniplex上海線下店煥新開業(yè),開創(chuàng)IP+沉浸互動新空間
7
2025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(CICE)德國推介會在柏林成功舉辦
8
DeepSeek的低成本神話后,云大廠們?yōu)楹芜€要增加算力投入
9
AI智啟生活 第15屆深圳國際移動電子展亮點“劇透”
10
4年前理想李想和特斯拉陶琳說的話,值得所有人深思
11
TCL上新Mini LED電視,T7L為何“最能打”,Q9L為何“最值得買”?
12
八年前用A9帶火屏幕發(fā)聲技術的索尼,今年會有OLED新品嗎?
13
海信視像發(fā)布2024年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報告:以綠色科技推動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
14
都叫“養(yǎng)鮮”冰箱,格力、容聲有啥不一樣?
15
財報觀察:2024全球智能家電銷量第一品牌,講好新故事?
16
續(xù)航滅霸 +倍強大 vivo Y300 Pro+正式發(fā)布
17
BOE(京東方)f-OLED柔性顯示技術策源地論壇舉辦 攜手中關村論壇共筑科技創(chuàng)新高地
18
海信視像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,高端穩(wěn)步增長,蟬聯(lián)世界第二
19
精裝修熱水系統(tǒng)市場外資占優(yōu),高端住宅需求點燃新增長(2025年1-2月)
20
AI家電:技術狂歡還是實用革命?
關于我們

微信掃一掃,加關注

商務合作
  • QQ:61149512